|
纪念篇名:他给福建留下了什么 ----卢嘉锡与“两校一所”发表时间:2001年7月 发表地点:海峡科技 作者:杨钊良 |
|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卢 嘉锡教授的逝世,如巨星陨落,引起海内外各界的沉痛悼念与缅怀。在吊唁的日子里,有50几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两院院士敬献了花圈和花篮,其中包括中 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这些日子里,卢嘉锡的亲属还陆续收到诺贝尔奖获得者霍夫曼、李远哲,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牛满江,美国《原子簇科学》杂志主编Adama等人发来的唁电和唁函。 我们由此再一次感受到卢嘉锡在国 内外科学界所享有的崇高声望,他天生是 一位不受国界和地域局限而声名远播的 学者。而作为一位曾经在福建长期工作过的科学家,他为福建科教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他那高尚的风范和优秀的品格,是永远值得我们追忆、继承和发扬的。 两校一所,留下他深深的足迹 1999年,在祝贺卢嘉锡教授荣膺何梁何利成就奖之际,时任省委书记的陈明义同志就深有感触地说:卢老在福建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重要影响。卢嘉锡在福建 “走”过的地方主要是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时间上最早可追溯到30年代中期。 1934年,卢嘉锡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三年,同时兼任厦门省立中学数学教师。1937年赴欧美留学,至1945年底学成回国。1946 年春即受聘母校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后历任厦大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部长由王亚南校长兼任)、研究部部长、校长助理、副校长;1960年至1981年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前身)所长。1981年5月,卢嘉锡因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而离闽北上。 由上可以看出,卢嘉锡先后在福建实际工作了39年,特别是从学成回国直至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也就是从30岁到66岁以前,他在福建两校一所连续工作了36年,他把生命中最具光和热的岁月贡献给了福建的科教事业。对卢嘉锡而言,那是一段漫长而充满艰辛的风雨征程,又是一段磨砺人生、开创事业的华彩乐章。 回国后受聘厦大之初,面对战后疮痍 满目特别是全面内战爆发后生活和工作都极度困难的局面,他矢志报效祖国、重振化学系的决心毫不动摇,并婉言谢绝了国际友人要他再度出国的邀请。他十分重视教学实验条件的建设,1947年暑假期间前往台湾购买了一些急需的药品和仪器;他千方百计网罗师资人才,如方锡畴、吴 思敏、钱人元、陈国珍、蔡启瑞等一批教授,都是在他的积极争取、举荐和支持下重新回校或应聘来校任教的;他注重新课程的设置,40年代后期化学系就开设了现代化学概论、量子化学、统计热力学等当时在国内少有的课程;这一时期,他创建的结构化学专门化,教学水平之高和学术风气之浓在国内都享有很高的声望;1950年,他率先在国内招收了首批以结构化学为主的物理化学研究生,比全国统一招收研究生的工作提早了3年,他为厦大化学系的中兴作出了卓著贡献,并与共事者为 该校后来跻身全国重点大学奠定了基础。 1958年,卢嘉锡奉调离开他工作了13年的厦门大学,赴榕参加筹建福州大学。60年代初期,福建连续遭受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物资匮乏之际,在福建省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张孤梅等校领导带领广大师生,以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力挽福大于濒临下马的困境。作为主管教学和科研的领导,卢嘉锡以极大的献 身精神和多方面才能投人工作,竭尽全力,从系科布局到课程设置,从师资延聘到科研队伍建设,从图书仪器订购到科研条件的建立等,为在福建建成第一所“理 工结合,以工为主”的理工大学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0年以来,卢嘉锡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一班年轻人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创办和领导了福建物质结 构研究所,并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在国际上 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机构。自从这个所诞生 以来,卢嘉锡就从未中断地为之倾注着全 部的心血。半年多前,当疾病夺走了他的 健康,他已经无法再拄杖行走,听觉和语 言也已十分困难的时候,仍然让人用轮椅 推着,在物构所大院内慢慢地转了一圈, 最后看一眼他长期工作过的地方和那里的人们。 透过福建强势学科和院士群体的折射 在有限的篇幅里,我们很难尽述卢嘉锡的在闽业绩,然而福建科技界最受关注的成就中,处处可以看到卢嘉锡影响的清晰折射。 在自然科学方面,福建堪称强势学科的无疑是化学:福建有两所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而两校的“超级大系”均属化学;福建有两个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厦门大学的“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依托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的“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又都是化学类的基础研究基地;福建有11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其中化学类或化学专业出身的院士占 了8位…… 两校一所是卢嘉锡工作过的地方,卢嘉锡是著名的化学家,福建的第一位院士 (1955年首批受聘),此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蔡启瑞,曾是卢嘉锡于50年代从外国引进的师资骨干,田昭武早年是卢嘉锡的得力助手,张乾二、吴新涛是卢嘉锡的研究生,万惠林又是蔡启瑞的高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魏可镁,原是物理化学专业出身,也受过卢嘉锡的教诲。以两校化学系为基地发展出来的福建强势学科,卢嘉锡功不可没;福建院士群体的形成与发展,与卢嘉锡的带动作用息息相关。这一切,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代宗师卢嘉锡授业解惑、驰骋讲坛的身影。 早在四、五十年代,卢嘉锡就被同行公认为一流教授。他先后主讲过物理化 学、高等无机化学、结构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量子化学、数学晶体学、X射线 晶体学等十多门课程,所讲授的课程多是当时国内新开设的,内容深奥,但他的讲课很有特色。 他学识渊博且善于表达,既注重逻辑严密又善于深入浅出,讲起课来生动活泼,见解独到且不断有所创新,这种创新是建立在统驭各种教材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基础上的。为了教好一门课,卢嘉锡通常要参阅大量有关的教材,包括各种版本,在融汇提炼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 生动表述,这种独到的功夫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是学生们靠自己查阅文献所无法达到的。他的教学效果还因讲课时声音洪亮清晰、板书清秀工整而格外增色。物理化学是化学系学生普遍感到最难的一门课程,然而听卢嘉锡讲课特别轻松,他能化抽象为形象,化艰深为平易,化枯燥 为趣谐,使从学者如沐春风,如临胜境,不啻美的享受! 在教学过程中,卢嘉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是一位数学功底很深的化学教授,但他经常告诫学生:要学会对事物进行“毛估”。他常说:“毛估比不估好。”也就是说思考问题要学会先大致估计出结果的数量级,尽量避开繁琐的计算,以便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必要时再进行仔细计算,这样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为了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他让学生记住这样一个奇特而有趣的化学家“结构式” ——C3H3,即Clear Head(清楚的头脑)、 Clever Hands(灵巧的双手)、Clean Habit (洁净的习惯)。他常说:“一个老师如果培养不出几个超过自己的学生,他就不能算是好老师。” 卢嘉锡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1950年至196 年,他招收和培养的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 研究生8届计25名,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以后,又招收了15名博士生和20几名硕士生,此外还培养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助手和门外弟子。这些学生和助手中,许多人成为有相当成就的学术领导和学术带头 人,并长期在福建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除了上述几位院士之外,还有黄金陵 (省科协主席、曾任物构所副所长、福州大学校长、集美大学校长)、黄锦顺(物构所前任所长、全国先进工作者)、陈创天(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物构所前任副所长)、 沈鸿元(物构所前任副所长、全国先进工作者)、潘克桢(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罗遵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洪茂椿 (物构所常务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 福建新材料高技术产业的追根溯源 90年代以来,福建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除了信息产业和生物产业之外, 最具福建特色和优势的要数新技术晶体材料产业,其主导产品即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低温相偏硼酸钡(BBO)和三硼酸锂 (LBO),以及大量用于光通讯无源器件的钒酸钇晶体(YV04)。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被习近平省长誉为代表福建高科技产业化最高水平的专利和专有技术产品,都出自以结构化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福建物构所。作为物构所创始人和担任过20几年所长的卢嘉锡,为使这个研究所并行不悖地发展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卢嘉锡是我国最早从事结构化学研究并为该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学者,被学术界公认为我国结构化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他在科学上最主要的贡献是:开拓了我国过渡金属原子簇结构化学的研究;运用结构化学思想成功地指导了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的研究。 创办福建物构所之初,卢嘉锡就组织和领导过渡金属络合物和一些簇合物、硫 氮系原子簇化合物以及新技术晶体材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 只是由于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影响,许多科研设想和工作无法实现或深入下去。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事业上的追求,并保持着高度的学术敏感性。 1971年夏,正值国内基础研究着手修复之际,卢嘉锡接到中国科学院通知,上北京参加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的鉴定工作。到北京后,了解到唐敖庆教授与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的过兴先教授正在考虑组织研究化学模拟生物固氮这样一个国外刚开始热门的课题。卢嘉锡当即联想到这只能通过过渡金属簇合物型催化来进行,于是他和唐敖庆先生向过兴先建议,立即会同厦门大学蔡启瑞教授一起来倡导和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科研大协作,不久即着手召开了两次全国性会议。1973年前后,卢嘉锡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网兜结构模型,这一理论模型的提出,比西方至少要早4年。时至 1992年,美国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根据固 氮酶的铁钼蛋白测定出的晶体结构提出钼铁辅基活性中心模型的结构,它是一种对口偶联双网兜的结构,这说明网兜模型反映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的一些重要本 质。1995年,卢嘉锡和吴新涛研究员从网兜结构以及类芳香性等特点考虑,提出一 种新的氮分子活化方式。合作发表的有关这种模型的论文在与国外的交流中,很快 地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兴趣。 1978年,卢嘉锡在国内最早地倡导开展过渡金属簇合物的研究,他以自己的学术思想为物构所确定了以过渡金属簇合物作为结构化学的研究重点,并逐步提出和完善在指导思想上的“五重结合”,即: 实验与理论结合,化学与物理(及其它非 化学学科)结合,结构与性能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他的这一科 研战略思想和方法,对物构所的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正是由于他不断地提出具 有国际影响的新思想、新概念,才在结构化学的前沿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学术贡 献。他领导的研究集体在总结大量实验研 究结果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引起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的“活性元件组装”新方法 和“类芳香性本质”新概念,受到美、英、 日、德、法等几十个国家同行专家的重视,对国际原子簇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在原子簇化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卢嘉锡等人获得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自然科 学奖二等奖。 在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方面,自60 年代以来,卢嘉锡在具体组织和指导新技术晶体材料的探索中,就十分注意培养理论研究人才。1973年,他在主持和修订的两份报告中,建议有关部门应当特别加强 结构与性能之间相互联系的研究工作。他 提出“结构敏感”性能的新概念,并指导选 择了电光、非线性光学、激光等功能材料 作为福建物构所的新技术晶体材料探索 与研究的主要对象,因而有关研究集体成 功地研制出低温相偏硼酸钡(BBO)、三硼 酸锂(LBO)、硼酸钕铝(NAB)和掺钕硼酸 钇铝(NYAB)等一系列新技术晶体。其中 BBO、LBO的发明和研制成功,曾分别获 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发 明奖一等奖和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等,并被誉为中国人按照自己的科学思想创 造的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紫外倍频晶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