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欣赏
坚韧执著, 润物无声
----对吴新涛老师科研指教的感悟
郭军

欣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又逢恩师吴新涛院士从研执教五十周年。真是可喜可贺。回想当年我在物构所学术氛围里,在吴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硕士期间在Angew. Chem. Int. Ed. 1997, 36(22), 2464-2465和Inorg. Chem. 37, 3689-3697等重要期刊发表了论文,真是思绪万千。这么多年来,吴老师在科研上一直活跃在国际创新领域的最前沿,硕果累累,蜚名中外;在指教上孜孜不倦,润物细无声,桃李满天下。而我有幸作为吴老师的学生之一,他的言传身教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使我终生受益。

当我刚进福建物构所见到在国际化学界享有盛誉的吴新涛老师时,他对学生亲切和蔼,和对科研敏锐活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当时是对实际的科学研究十分陌生的学生。吴老师对我讲解课题时非常耐心细致,不厌其烦;但他同时非常洞察熟悉本领域的前沿研究,对重要及最新文献了解于胸。和吴老师深入浅出并且气氛活跃的讨论,常使我们茅塞顿开,对科学又有新的认识。

吴老师对科学研究锲而不舍,不轻言放弃。 他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全方位地思考,多手段地尝试,不断地深入研究,在实验与理论上作出了独创性贡献,形成了自己的完善研究体系。吴老师鼓励我们在科学研究中要多作试验,勤于思考,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在逆境中要有韧劲。当时我们很多人认为我们从事的研究体系已经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吴老师却不停地让我们进行新的试验,最终意外惊喜地得到新的研究成果。这种研究学习经历让我们有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吴老师对科学探索满怀热忱,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吴老师的事业也有坎坷的历程。这些艰难经历却磨砺了吴老师的人格修养,使他更加坚韧不拔。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吴老师时常以自己的经历对我们言传身教,鼓励启发我们。吴老师用矿工挖矿这一形象比喻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到科研及人生哲理。

这些年来,吴老师总是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科学知识和研究经验传授给学生,并为学生的不断进步和成就倾注了大量心血。吴老师一直活跃科研教学的第一线,亲自讲解研究原理,示范实验技巧,修改论文;他对科学研究有自己独特的洞察力和见解,但也尊重我们的观点和方法,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这一系列严格的研究训练和启发式的科学教育,让我们受益匪浅,至今受用。这一切如同春雨般的滋润,自然而不觉其声。

吴新涛老师是一名严谨执著的科学家,又是一位甘为人梯的教育家。他不断以自己的坚韧和热忱攀越着座座科学高峰,并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履行着社会责任,时刻激励着我们后辈。

最后,我祝吴老师健康长寿,祝福福建物构所事业更加辉煌!

(作者郭军,在吴新涛老师的指导下1997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西河) 邮政编码:350002
Copyright © 2000-2009 fjirs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05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