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欣赏
1962年参观物构所
苏方腾

1962年我从厦门二部来福州参加省化学年会。会后卢嘉锡所长应约领厦门大学蔡启瑞教授、田昭武教授和福建教育学院刘瑞业教授等与会代表参观物构所, 我随行。卢教授、蔡教授和田教授都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 也是我大学的老师。刘教授曾在福州格致中学任教, 是我的班主任。我大学毕业刚两年, 有这么好机会随我大、中学老师同行, 感到非常高兴。

那天参观物构所有三件事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笫一是几乎每个实验室都排列有化合物结构模型,自制的分子摸型其原子大小比例以及原子间的键角角度都精确到分毫不差。笫二是看到了实验室从水溶液培养出的晶体, 晶面光滑, 梭角分明, 十分可爱。记得当时讲解的是张炳楷先生和我大学同学王曼芳女士。笫三是那台正在研制的光学计算机, 个头很大, 从一楼穿到二楼。四十多年过后, 现在除了光学计算机依然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之外, 物构所结构化学和晶体学的研究工作不但开花结果, 而且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我想, 物构所能够在科学、技术和产业三方面都做出重大的贡献, 这跟建所当初将高深学问结构化学定为研究重点的超前决定,似有因果的关系。我觉得现今物构所最美的莫过于她虽是一个理学研究所但又蕴含着培育高新技术和创建高新产业的内涵与能力。

如果说四十八年前那天还有一件让我记忆犹新的事, 那就是卢所长中午招待大家用餐。每人一碗煮面, 表层还可看到油花和葱花,这在那饥饿的困难年代已是非常高级的午餐。饭后卢所长叫我帮食堂代收粮票和餐费,这也是那年代即使招待但也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

忆当年物构所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然团结奋进, 求实创新; 看现今物构所发扬光荣传统, 人才辈出,创新不断。在五十周年所庆之际, 谨祝物构所为我国科学技术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作者苏方腾系原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厦门二部主任)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西河) 邮政编码:350002
Copyright © 2000-2009 fjirs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05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