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获奖类别 |
获奖时间 |
掺钕铝酸钇晶体物性及新型和高性能激光器研究 |
沈鸿元、周玉平、曾瑞荣、于桂芳、黄呈辉、曾政东、李敢生、叶启金、郭喜彬等13人 |
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92 |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开发高效率宽调谐激光器件(协作) |
叶祖彦、邓道群、吴柏昌、陈创天、尤桂铭、涂朝阳、江爱栋等18人 |
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92 |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三硼酸锂(LBO) |
陈创天、吴以成、江爱栋、吴柏昌、尤桂铭、林树杰、俞琳华、陈天彬、孙朝阳、陈农 |
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
1991 |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化学与结构化学 |
卢嘉锡、黄健全、庄伯涛、黄锦顺、刘春万、陈志达、吴新涛、康北笙、卢绍芳、黄金陵、刘秋田、庄鸿辉、程文旦、张乾二 |
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1991 |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三硼酸锂(LBO) |
陈创天、吴以成、江爱栋、吴柏昌、尤桂铭、林树杰、俞琳华、陈天彬、孙朝阳、陈农 |
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90 |
黄酒催陈技术研究缩短沉缸酒陈酿期的研究 |
李镇钦、张惠玲、陈其卿 |
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1990 |
钼原子簇化合物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研究 |
李俊钱、黄健全、程文旦、黄金陵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90 |
南海石油开发区平台钢腐蚀调查资料(协作) |
许川壁、姚植忠、黄彩源、林连进 |
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89 |
钼、铁、硫(氧)链状化合物的研究 |
刘汉钦、康北笙、黄梁仁、刘秋田、吴新涛、蔡进华 |
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1989 |
二茂铁衍生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黄锦顺等 |
内蒙古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89 |
低温相偏硼酸钡晶体器件的推广 |
江爱栋等 |
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89 |
定点激光遥控起爆器(协作) |
欧阳良凯、曾瑞荣、蒋晓峰、齐忠谋 |
总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89 |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新发展 |
陈创天等 |
光电子工业技术成就奖 |
1984-1989 |
高稳定1.3414微米TBMoo模Nd:YAP连续激光器 |
沈鸿元、周玉萍、曾瑞荣、于桂芳、黄呈辉、廖宏、曾政东、连天泉 |
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88 |
碱与碱土等金属硼酸盐体系相图、相变和相结构研究 |
黄清镇、梁敬魁、周子聪、王国富、卢绍芳 |
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88 |
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基团理论和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探索 |
陈创天 |
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 |
1988 |
南海铺管前期科研项目a.南海油气管道腐蚀与防腐技术的研究,b.南海油气管道保护电位检测技术的研究 |
顾锦城、林嘉信、冯湘珠、李文钦、施维新、郭津年、徐斌、卢阿平、曾仁森、吴佳林 |
国家经委1988年石油设备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
1988 |
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基团理论和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探索 |
陈创天、吴柏昌、江爱栋 |
首届陈嘉庚物质科学奖 |
1988 |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金属材料在天然环境中海水试验方法(GB6383-86)(协作) |
林连进、卢阿平 |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1988 |
太阳磁场望远镜(协作) |
陈在得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