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ARP系统
继续教育网
English
邮箱登录
网站地图
首页
研究所概况
所况简介
所长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所长
历任党委书记
学术委员会
历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物构所所徽
物构所精神
物构所之歌
院所风貌
研究系统
物质结构研究中心
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制造技术集成研究中心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
支撑系统
测试中心
网络中心
图书情报中心
结构化学编辑部
光化学与光物理测试平台
厦门稀土材料检验检测中心
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处
党群工作处
人力资源处
科学技术处
合作发展处
教育处
资产财务处
监督审计处
研究生教育
国际合作
国际期刊编委
国际组织任职
境外来宾剪影
承办涉外会议
中外联合研究单元
院地合作
交流动态
政策法规
成果专利库
产业示范
合作发展处
产业示范
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中科光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中科芯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成果
概况介绍
获奖成果
学术论文
专利
专著
党群园地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财政经费
依申请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工作流程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技资讯
小分子给体材料π骨架终端上的芳香/烷基单元可以显著地影响有机太阳电池的电性能
更新日期:2015-06-12
当前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消耗直线上升。而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费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这推动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其中,绿色、清洁、丰富的太阳能得到了广泛关注。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是有机太阳电池光活性层的关键吸光材料之一,设计合成高效率的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是获得电池性能提升的有效手段之一。组成小分子
π
-
共轭骨架的电子给受体单元的结构及其给吸电子性质、电子给受体单元间的桥联方式、桥联单元的结构以及烷基侧链等,均可以有效地调节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光电性质及电池的电性能。然而,在给受体材料共混膜中,小分子给体材料的
π
-
共轭骨架上的端基单元有可能决定了给受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强弱,因此,完全可能显著地影响电池的电性能。遗憾的是,尽管
π
-
共轭骨架上的端基单元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应用于有机小分子材料的设计中,但是,它们是如何影响电池的电性能的?这一点,却很少被研究,还很不清楚。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詹传郎研究员
-
姚建年院士课题组,以噻吩吡咯并吡咯二酮
——
苯并二噻吩
——
噻吩吡咯并吡咯二酮(
DPP-BDT-DPP
)的
π
-
共轭骨架为分子模型,在其两端共价连接非烷基、给电子的二苯胺单元,或者共价偶联正丁基单元,得到了只是
π-
共轭骨架端基单元不同的两个给体分子。研究表明,与正丁基封端的分子相比,二苯胺封端的给体分子不仅可以增强材料的吸光性能,更可以显著改善给体材料与受体材料
PC71BM
间的相容性,两者结合,给出了更高的光生自由载流子浓度以及高出近
2
倍的短路电流密度。相关工作
5
月
8
日在线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上(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 2015,
DOI: 10.1002/aenm.201500059
)。
这个结果清楚地表明,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
π
-
共轭骨架终端上的芳香或烷基单元对有机太阳电池的电性能有显著影响,在高性能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分子设计中有必要综合考虑。
(来源:
http://www.materialsviewschina.com/2015/05/low-molecular-weight-aromatic-%cf%80-donor-material-skeleton-on-a-terminal-alkyl-units-can-significantly-affect-the-performance-of-organic-solar-cells/
)